
喜马拉雅年会员工配音的职场版《甄嬛传》火上热搜,嬛嬛的一句“好一个绩效结果为B-”,扎心了无数老铁😹
年终绩效等级,是员工了解自身对企业价值贡献的一项参考依据,影响员工的薪酬、奖金、职位升降等;也是企业了解绩效管理成效的一种方式,影响企业能否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,为业绩增长赋能。
那么,绩效等级分几档,更适合企业当下发展?有什么方法能够快速了解员工绩效情况,获得科学的等级分布结果?为你细说绩效定级的区分,并送上「智能绩效」的“等级分布”神助攻,让绩效定级轻松科学~
年底,一位朋友给我发来一个问题:公司老板希望把人员绩效做更细化的差异,把绩效评级分为6档。但是HR希望把工作简化一些,把绩效等级定为5档。
于是,一个问题就出现了:员工绩效评估定级到底分几档更合适?
常见企业的员工绩效定级一般有3、4、5档三种。
第一类,分3档,也是最经典的绩效定级。头部A类绩效占比20%,中间B类绩效占比70%,尾部C类占比10%。A类绩效的定义是表现超越公司的期望,B是达到公司的期望,C则是未能达到公司的期望。
杰克·韦尔奇最早在GE推行绩效强制分布时,使用的就是这种定级。他曾说:失去A级员工是一种罪过,我们要热爱他们,不要失去他们;B级员工是公司的核心,对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;C类员工是排在最后的10%,要尽早告诉他们结果,让他们离开组织。
我曾经服务过的一家公司就是采用了3级绩效,如图所示:A被定义为工作超越了个人目标;B为大部分工作达到个人目标;C为低于个人目标。

第二类,分4档,这种较为少见,对于每档的定义和人数占比是:
● A,远超公司期望(5-10%)
● B,超出期望(20-30%)
● C,达到期望(50-60%)
● D,低于期望(10%)。
第三类,分5档,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:
● A,卓越,绩效表现远超公司预期,是其他员工学习的典范;
● B,超越预期,这类员工通常完成了超越本职工作的任务和挑战;
● C,达到预期,这也是人数占比最多的;
● D,部分低于预期,需要提升绩效;
● E,远低于预期,需要被淘汰出组织。
A和B人数一般不超过20%,E一般不低于5%,C和D人数不做比例限制。
我服务过的另一家公司采用了5档绩效,需要分别根据员工的工作结果(目标完成)和工作过程(行为价值观)来综合评估。

从方便员工管理的角度来看,对绩效无论按英文字母还是阿拉伯数字定级的效果,都不如按照文字定级。前者是一串冷冰冰的代码,而后者给到员工的感受会更人性化一些,也更适合对员工的培养和发展。
比如,我曾经服务过的一家公司绩效分5档,从高到低分别为Outstanding(卓越)、Exceeding(超越)、Meets(合格)、Partially Met(部分合格)、Did Not Meet(不合格)。
而另一家公司的定级则更为人性化,5档从高到低分别为Top()、Strong(优秀)、Solid(良好)、Developing(待提升)和Under(低于预期)。
那么,采用不同的绩效定级方式,到底有什么差异呢?
一般来说,3档最简单,操作起来也最容易,员工也更易于理解;绩效定级越多,对员工的绩效越细分,对组织绩效体系和管理者领导力水平要求也越高。并且,不同的绩效定级方式,也适用于不同的场景。
在我看来,并没有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。企业具体选择还是要基于以下因素:
我曾经经历过一家企业,之前公司绩效管理没那么严格,人员冗余也多,后来公司启动组织转型,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让组织变得更精简、效率更高,所以首先需要把低绩效和冗余的人员淘汰出组织。
在此情况下,该企业选择了3档绩效。这样的操作一方面符合企业简化工作流程的要求,另一方面,也可以更快速地识别出需要重点保留的头部20%人才,以及需要淘汰的末尾10%低绩效人员。
反之,在一些业务发展稳定的企业,使用5档绩效较多,因为稳定的业务发展也更适合对人员做出更精细化的绩效区分,也更方便保留人才。很多跨国公司采用的就是5档分级。
如果组织人数较多,有条件对人员做更精细的区分,可以采用5档绩效。
如果人数较少,比如一些快速发展的创业公司,实在没有必要把绩效工作搞得太复杂,也没有必要把人做过多区分,3档即可。
如果企业文化更强调团队合作,则不太适合对个人绩效做过多的区分,3档绩效会略优于5档。
如果企业文化非常强调个人发展和持续学习,5档则更胜一筹,比3档更容易给员工带来有针对性的发展反馈及后续的行动建议。
如果企业文化非常强调绩效的差异化,并会通过后续的薪酬、晋升、发展等手段进一步强化这种差异化,则5档也更适合。
如果企业资源较少,管理水平也不够成熟,采用3档绩效更容易操作。
5档绩效对人员的区分更细,也要求绩效管理水平更加精细,管理者的领导力水平更成熟,这也是5档绩效在那些成熟型企业中更常见的原因。
(来源:行走的帆)
实施科学合理的绩效等级分布,能够帮助管理者客观评估员工工作表现和能力水平,制定更合理的人效管理方式,推动企业整体绩效提升。
绩效管理类应用「智能绩效」支持自定义绩效等级,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、发展阶段和组织规模等,制定不同的等级规则,对考核结果进行有效区分,获得清晰直观的等级分布。

同时,也可以通过考核结果的排名对员工进行正态分布,将员工绩效结果拉开差距,更好地区分贡献产出,识别员工价值,为人才盘点提供分析依据,帮助企业高效激励人才,人效管理起“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