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播电商具备短周期、高强度流量变现的特点,企业制定目标时,更注重打造直播间热度、提升用户粘性与互动转化,以及构建灵敏高效的供应链响应等,以打造企业竞争优势。
目标制定阶段的问题不易察觉,往往在传导到执行层面,才会引起管理者的注意,例如:
📝 直播运营团队在承接运营中心销售额目标时,过于侧重直播间观看人数和转化率,而忽视了客单价、复购率等对总体销售额有重大影响的因素,导致流量显著提升,但实际收益并未达到预期。
📝 为了提升粉丝黏性,直播运营团队希望通过促销活动引入高性价比商品,而供应链部门基于提高单品利润的目标,可能减少这类低毛利商品的供应,两者目标的矛盾可能阻碍运营目标的实现。
📝 推广人员为了快速达成短期销售额目标,过度依赖外部投放和促销手段,短期内带来了销售额的爆发式增长,但可能牺牲了产品毛利和用户价值,对长期利润目标实现造成阻碍。
📝 新品快速更迭的目标与直播团队推广节奏脱节,主播团队可能难以及时掌握所有新品特性并有效传达给用户,降低了商品转化率,还影响主播专业形象和粉丝粘性。
目标制定是绩效管理的第一步,也是构成指标体系的基础。通过拆分企业战略,分解至运营、供应链、客服等关键部门及下一级关键岗位,形成上下对齐的目标体系,为科学的指标体系提供搭建逻辑。
例如,某直播电商企业的一项战略目标是“实现100%的年度销售额增长”。管理者可以将其分解为几个关键子目标,如“用户增长50%”、“转化率提升30%”、“客单价提高20%”等,确保这些子目标既能进一步承接到关键部门和关键岗位,又能协同服务于整体战略目标,并以此为依据,进一步细化关键绩效指标。

<智能绩效目标对齐关系视图>
很多企业加入了越来越多新兴岗位,需要引入新的考核指标,同时结合现有指标体系,很多管理者不知道从何下手。其实,只要遵循目标体系的逻辑,就能快速构建指标体系。
如遵循战略目标的拆解思路,制定销售额、毛利率、流量三个一级指标,对于销售额,拆分为转化率、客单价、业绩完成率、退款率等二级指标,结合目标体系中的关键岗位目标,进一步拆分为直播互动、复购率、响应速度等三级指标,使指标与目标环环相扣。

<指标体系分解示意>
员工按照考核要求干得火热,企业目标达成却遥遥无期,往往是由于目标与岗位指标关联性不足。结合岗位目标和职能特点,通过指标的牵引,才能让员工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。
例如,运营总监为企业的销售额、毛利率、流量整体效果负责,因此关联相应一级指标,对于运营的效果,以总体投产效果为主要考核指标,因此还关联推广费用占比、直播转化率等二级指标。对于过程的考核,该岗更侧重对团队的管理和运营,因此关联团队管理和流程制度建设的过程指标,进行综合考量。

<运营经理关键绩效示例>
对直播电商行业来说,如何做好目标管理,搭建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,是绩效管理落地的有效一环,影响着后续考核过程,以及对考核结果应用的有效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