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叮当学院 文章 绩效优秀、行动积极的员工,为什么开始躺平了?
绩效优秀、行动积极的员工,为什么开始躺平了?
更新时间:2025.10.30 13:42:34

一位刚上任不久的销售主管,带团队2位成员,冲击300万的销售目标,但他发现员工提不起精神,根本“带不动”,几番批评也起不了作用。


销售主管认为员工的执行力出了问题,要么不肯做,要么全都是应付,对这样的“躺平”非常不满。找来了上级和HR负责人分析原因后,他在绩效管理中发现了真正的原因。下面为你逐一分析,以及如何结合「智能绩效」来更高效地解决。

 

01没有形成对目标的共识

在制定目标时,团队目标可能是拍脑门随意定的,尤其是在一些团队比较新,或者缺乏过往实践数据的情况,没有经过分析,也没有和员工达成共识,员工自然不肯心甘情愿去干。


一个月的时间完成300万的销售目标,意味着每天要完成10万的业绩,对应的电销客户量大约是50个A类客户,那么一个月就需要1500个A类客户;按平均每个客户15分钟的谈话时间来算,团队总共每天要花12.5小时,平摊到两个员工身上,就是每人6.25小时。


而按照企业的营销活动排期,该团队还有其他拓客和推广工作,在安排和策略不变的条件下,这个目标根本完不成,于是员工就选择了“躺平”。


如果在定目标之前,管理者和员工有一定沟通,对目标制定进行讨论和达成共识,员工会更认同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,以及理解为什么管理者要对团队的工作制定各类考核指标。


02缺乏目标实现的路径 

 

仅有目标,没有具体要做的事情,团队依然迷茫,没有落实到具体的任务,员工可能会很焦虑,又不知道从何入手。


要完成300万的销售目标,只是压给团队,无法直接实现,需要把目标层层拆解成可实现的路径,形成实现目标的计划。


例如,为了实现销售目标,首先要找到对应的获客方式,判断是从现有客户老带新入手,还是投入资源从外部获取新客户。确定采用哪些获客方式后,引导员工把对应的行动计划拆解到每月、每周、每天,员工的执行才有了落脚点。要让这个过程更高效和具象,可以借助智能绩效的任务管理。


员工可以对工作任务做出具体拆分,细化到子任务,形成To-Do List,还能根据优先级进行排期,更科学地安排工作。管理者则可通过甘特图等方式将过程管控可视化,直观了解团队任务开展情况,及时对滞后项、风险项进行了解,协助沟通和解决卡点,保障目标落地。


1.jpg

<计划模块-通过甘特图直观了解任务进度>

 


03 激励“-刀切〞,员工不愿挑战

如果目标和计划都做好了,但是原本积极性很强、很有目标感的员工也出现了“躺平”现象,可能就要检查一下考核激励机制的问题了。


举个例子,两个部门的骨干员工A和B今年都给公司赚了100万,按照规定,都应该计提利润的10%作为奖金,看上去非常合理。可是A员工的项目难度大很多,付出得也多,在这样的机制下,难度大的项目可能就没有人愿意挑战了。


不仅如此,管理者还可能观察到,员工在做比较难的项目时,只在意短期目标,不再关注长期价值了,员工很明显懈怠了。强调挑战高目标,但激励“一刀切”,最终不仅损害那个比较难的项目发展,更制约了企业的增长潜力。


如果想根据项目难度对员工产出做区分,可以增加项目难度的加权系数,想鼓励员工发挥创新力,可以增加相应行为价值观维度综合评分,更全面地评价员工工作成果。通过智能绩效中的考评结果分析,管理者可以看到不同部门员工的绩效结果,还可以通过等级分布来识别人才,帮助企业精准激励。

2.png


<考核模块-通过绩效等级分布区分员工价值>


此外,管理者还可以结合报表功能中的历史绩效排名和员工绩效档案,实现对员工整体绩效的长期评估,便于企业调整人才梯队,提高人效。


咨询电话400-806-1024
公众号
视频号
预约演示
联系我们
咨询电话:400-806-1024
立即咨询
微信扫码联系
  • 首页
  • 预约演示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立即咨询
  • 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