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配合企业业务目标,跟进人员配置、激励与考核等,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议题。
然而如今,许多企业都面临一个棘手的现实: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薪酬增量,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求得最大化的员工激励效果?
这的确是个难题,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,没有什么闪转腾挪的空间,但大多数企业接下来几年都要适应这种情况,过去高歌猛进、大块吃肉的时代可能不会回来了。
今天小叮当为大家从绩效管理角度提供一个思路,如何用好绩效杠杆,增强薪酬弹性,来激活员工的沉睡力量。
你的企业绩效管理还是在走过场吗?打打分,最后大家都差不多,每个月的工资也没有太大变动。现在这个时候如果还在搞这种形式主义,那么企业真的会陷入“死亡螺旋”,平庸者继续躺平,者被迫离开或者归于平庸。
正确的绩效管理具体该怎么做,才能起到激励作用?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:
明确关键指标:
● 业务单元负责人首先想清楚——要达成上级下达的年度目标,要实现哪些关键指标、做成哪些关键事项。这是绩效管理的起点与基石。
● 与核心经营团队(如合伙人、高管)进行充分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。这是确保战略对齐与执行落地的关键环节。
● 共识后的关键KPI与关键举措,应做好数量控制——严格筛选,10-15条为佳,确保资源与精力聚焦于真正驱动目标的核心事项,且要按照重要程度排序。
智能绩效-基于目标地图板块进行逐层拆解,确保战略对齐
2.部门协作分解关键指标:
这绝不仅仅是把总目标数字像“切蛋糕”一样分给各团队(这只是表面的“物理拆解”),更重要的是进行深度的“协作拆解”。
以“完成新产品销售目标”为例,分解过程应这样展开:
● 明确责任核心: 首先确定该指标的主要责任团队及责任人(销售部无疑是该目标的“主引擎”)。
● 责任部门牵头,开启协作拆解: 由销售部主导并召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(如研发、生产、市场、销售管理、人力等),共同召开分解讨论会。
研发部要明确新产品迭代进度和目标,比如完善外观设计,通过工艺设计降低成本;
生产中心要保证产品质量,设置明确的产品良率,控制生产损耗;
人力部要配合销售部门制定新品销售专项提成办法,测定提成点数,组织开展培训。
...
智能绩效-各部门/人员基于目标进行分解
● 作为责任部门的销售部门除了主持拆解讨论,还可以向各部门提出要求,明确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和标准;各部门也可以向销售部门提出资源要求。
智能绩效-基于目标制定行动计划,明确完成时间/标准,及时向其他部门提出资源要求
总之,所有讨论都瞄准一个指向,就是达成业务目标,直到在该指标责任部门的主持下,所有部门负责人都认为该工作方案可以保证目标达成,且所有具体分工、完成标准都明确。
3.落实到员工:
将企业所有指标都做类似分解,再把同属一个部门的任务梳理起来,就可以得到各个部门的部门级指标和任务。企业负责人要紧紧地抓住组织绩效这个纲,实现目标和压力传导,一层抓一层,能起到“纲举目张”之效。
智能绩效-新建指标库,灵活添加分解指标,形成部门级指标
基于部门指标和任务,进一步分解到员工层次,编制员工的工作计划和目标。不要在没有组织绩效的情况下,单方面地搞员工绩效,其作用会大打折扣,搞来搞去往往退化成了考核打分。
智能绩效-自动关联核心指标制定员工计划,员工紧围目标行动不跑偏
通过这种方式,可以切实地将企业总体目标分解到各部门、直到员工,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,从根本上避免绩效管理与业务脱节、“假动作”的问题;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起完备的目标、压力传导机制,层层负责。
4.建立激励机制:
在此基础上,建立绩效与薪酬紧密挂钩的激励机制。确保员工在完成任务后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。让员工清清楚楚知道“干到什么程度,能得到什么”。 管理者言出必行,员工才愿全力投入,形成“付出-回报-再付出”的良性循环。
智能绩效-通过数据中心板块,管理者可查看员工绩效考核结果排名
在薪酬增量紧缩时,绩效管理是让员工价值被看见的核心纽带,蓝凌叮当【智能绩效】让目标层层穿透、上下对齐,更将关键工作精准落实到每位员工,确保行动聚焦不跑偏。更能点燃员工内在动力,让有限资源催生无限动能,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赢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