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叮当学院 文章 4招破解,让目标管理不再流于形式
4招破解,让目标管理不再流于形式
更新时间:2025.09.28 14:00:33

已经六月份了,你开始准备做年中复盘了吗?上半年的目标实现了多少呢?


提到年中复盘,小叮当发现许多企业存在这样的问题:员工日常工作都忙得要死,要不是老板拉了复盘会,这事都忘了。


换句话说,目标和日常工作是“两张皮”——领导喊着“我们要增长50%!”,但员工每天还是在忙着“救火”、完成短期任务,根本不关心目标是什么。目标没有嵌入到日常工作流中,导致员工无法将自己的日常行动与大目标对齐,最终目标沦为“纸面上的口号”,而目标管理流于形式。


1.jpg


那么,如何才能真正把目标变成企业运营的“核心驱动力”?关键在于让目标融入日常工作流,形成闭环管理。


真正要做好目标管理,企业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:它不是工具,而是企业的DNA,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方式。


你不需要让员工去“适应”目标管理,而是让他们的日常工作“自然流动”到目标管理之中。


那么,如何让目标管理成为企业的工作方式?四个关键词:可视化、嵌入化、节奏化、自驱动。


2.png


 目标可视化:让目标“看得见”,而非藏在Excel里


许多企业的目标存在于PPT、Excel,但员工日常根本不会主动去翻。


✅解决方案:目标必须成为企业环境的一部分,让每个人每天都能看到它、用它。


❓如何做到——在企业内部建立“目标看板”


● 实体化:在办公室墙上设立目标进度表,比如用电子屏展示公司、团队、个人的OKR进展。


3.jpg

<叮当OKR——目标视图,公司/部门/个人目标进度清晰可见,可用于企业电子屏展示>


● 数字化:在管理工具里,目标要始终置顶,每个任务都要标注对应的OKR目标。


4.jpg

<叮当OKR——工作群聊置顶OKR进度卡片>


❓每个人的任务描述和说明,都说的清楚对目标有什么作用?


任何一个待办事项(To Do)都需要能回答:它服务于哪个目标?


例如,市场部做一个活动推广,不是因为“这是领导安排的”,而是因为它能提高品牌影响力(O),关键指标是曝光增长20%(KR)。


案例示范:

● 低效做法:目标写在PPT里,年底才复盘。

● 高效做法:目标实时展示,所有任务都清楚指向目标。


5.jpg

<叮当OKR——任务计划关联关键结果KR,日常工作不跑偏>


 目标嵌入化:让目标成为工作流程的一部分


许多企业的目标管理是“额外的动作”,年初开会制定,年底总结复盘,平时没人在乎。


✅解决方案:目标不能是“附加的”,而应该嵌入到日常会议、决策、绩效考核,变成工作的一部分。


❓如何做到——在所有会议中引入目标复盘


● 每周例会:不是只讨论“做了什么”,而是“目标进展如何”。

● 季度复盘:不是仅仅“复盘业绩”,而是“复盘目标执行情况,调整策略”。

● 决策会议:不是拍脑袋决策,而是基于目标讨“这个决策是否推动了核心目标?


在绩效考核中用目标替代KPI思维


KPI往往是“任务驱动”的,而OKR是“目标驱动”的,考核要围绕目标贡献度,而不是任务完成度。


例如,考核一个产品经理,不是看他“上线了多少功能”,而是看这些功能是否提升了核心目标(用户增长、留存、转化)。


案例示范:


● 低效做法:会议仅仅报告“做了什么”,仅仅报告完成了哪些任务,从不提及哪些未完成。

● 高效做法: 会议、考核、复盘都围绕目标展开,每个部门负责人报告OKR的进展。


6.jpg

<叮当OKR——四象限看板,围绕目标开周会>


 目标节奏化:让目标管理成为组织的“心跳”


目标管理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:节奏不对,要么太频繁,团队来不及执行;要么太久,导致方向偏离。


✅解决方案:目标管理要形成固定的“节奏”,像企业的“心跳”一样,既稳定,又能适应变化。


❓如何做到?——设定目标管理的“四个节奏”


● 年度目标:定方向,不定战术,避免目标太多、太细,保持方向感和灵活调整窗口。

- 设定 1-3 个业务增长目标(如用户增长、市场拓展)。

- 设定 1-2 个组织发展目标(如团队能力、创新效率)。


● 季度目标:战略落地,锁定关键突破

- 确定每个季度推进年度目标的关键增长杠杆

- 对OKR进行复盘,每季度检查,是否需要调整方向。


● 月度目标:执行驱动,保持节奏感,避免“忙碌陷阱”,确保任务真正影响季度目标。

- 任务化但不碎片化,每月关注具体成果而非“完成了什么”。

- 衡量标准明确(SMART原则),如转化率提升10%。


● 每周目标:保持行动力,快速迭代

- 建立周复盘机制,跟进核心目标、进展、卡点,适时进行策略调整

- 确保执行闭环,而不是无意义的To-Do List。

7.jpg

<叮当OKR——可实现跨时间周期对齐目标,拆解全年目标>


目标管理要有“调整窗口”,避免僵化


如果一个目标已经失去意义(例如市场环境变化),那么团队必须有权提出调整,而不是等到年底总结才发现错了。


例如,原计划做“线下增长渠道”,但因为政策调整,团队应该在季度复盘时调整策略,而不是死守目标。


8.png

<叮当OKR——目标支持灵活调整,可开启上级审批>


案例示范:


● 低效做法:目标一旦设定,就不调整,等年底才发现“方向错了”。

● 高效做法: 目标管理有固定节奏,确保方向对了再去执行,执行中不断优化目标。


 目标自驱动:让目标成为激励员工的方式


目标如果只是“领导布置的”,员工不会真正关心。


✅解决方案:目标必须和员工的个人成长、奖励机制结合,让他们发自内心想达成目标。


❓如何做到——目标与激励机制绑定


● 目标不能只是“任务”,必须让员工看到“达成目标,我能获得什么?”


● 除了奖金,还可以有成长机会、内部资源倾斜、行业曝光、团队认可等非金钱激励。


目标要让员工有“主人翁感”


目标不是由上而下布置,而是团队共同制定,确保每个人对目标有“归属感”。


例如,在设定OKR时,团队自己设定“我们应该挑战哪些目标”,而不是领导强行决定。


案例示范:


● 低效做法:目标是领导安排的,员工被动执行。

● 高效做法:目标是团队共创的,员工有参与感,并且目标完成后有实实在在的激励。


真正的目标管理,不能是一个“额外的管理动作”,而要成为整个企业运转的方式。


9.png


✅目标管理真正落地的关键


● 目标要嵌入工作任务,而不是只存在PPT里

● 目标要进入会议讨论,而不是年底才翻出来看

● 目标要融入绩效考核,而不是“做了很多事情”

● 目标要持续复盘,而不是“定了就不管”


另外,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,管理者要改变自身的习惯,带头执行目标。


❌不能公司战略目标是“长期品牌建设”,但日常只关心短期销售业绩,导致市场团队无所适从;也不能年初强调“创新突破”,但日常却鼓励低风险操作,导致团队不敢尝试。


这样,如果管理者自己都不当回事,团队更不会执行。所以,目标要真正进入工作流,组织文化也要强化目标导向决策,让日常业务执行始终围绕目标展开。


10.jpg



当目标管理不再停留于口号,而是渗透到每日工作计划与执行细节之中,企业增长的引擎才真正被激活。


叮当OKR可帮助企业实现将目标执行无缝嵌入日常工作流程,形成科学节奏,并全程可视化,让每位成员都能清晰感知自身价值与组织目标的强关联,从而激发员工积极性,不断释放自身目标驱动力,最终助力企业目标实现及业务增长。

咨询电话400-806-1024
公众号
视频号
预约演示
联系我们
咨询电话:400-806-1024
立即咨询
微信扫码联系
  • 首页
  • 预约演示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立即咨询
  • 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