叮当OKR实现了对组织中每一个人的切实赋能,激活同伴,使我们团队的工作及协同变得更加富有成效。

——吴宁 35mm咖啡创始人
如何用OKR激活一家咖啡店?
90%
员工自驱力提升
80%
团队协同效率提升
官网首页 案例与方案 客户案例 如何用OKR激活一家咖啡店?
案例背景

“35mm”是杭州的一家精品咖啡馆,在文青中很有影响力。85后创始人吴宁是浙大毕业生,曾在外企做码农,为爱转行,现在专注从事咖啡行业。在角色换位过程中,吴宁看到了“老板”和“打工人”之间的隔阂,并试图填平它。在这个20人的90后团队,他启用了全套数字化工具,包括源自硅谷的OKR,试图激发每个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。


打造有温度的组织文化氛围,和公正透明的平台


35mm咖啡员工目前有20多人,最大的28岁,最小的23岁,清一色的90后。90后渴望被认可,要求平等相待,要有成长的感知。如何响应90后对企业文化的新诉求?


35mm的创始人吴宁这样说:


我起初认识不足,假定只要没有特殊情况,伙伴就会跟着我干很久,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。跟80后很不一样,90后不能假设他们天然会在你这里干很久。90后对公平性特别敏感,公平的前提是透明,首先需要彼此看见,否则很难真正建立信任。只要踏实做事,就得有好的回报,多劳多得,这涉及激励机制。


软件专业背景让我养成了系统思维,对市面上先进的工具比较敏感,2015年钉钉刚面世没多久,我就开始用了。通过钉钉的考勤、审批、日志、项目、知识库这些基础功能,每个人干得多或少、干得好或坏、思考得深或浅,互相清晰可见。


我们分5个班次,除了早晚,有3个不同时段的中班,大家都喜欢上(10:00~18:00)这个班,情有可原,但行业性质决定了早晚班很重要,怎么协调?一是保证公平,伙伴轮流上各种班,二是晚班缩短1小时(16:00~23:00),三是不同班次发放对应的工时补贴。


各种因素交错,我们的薪资变得复杂,包括:基础工资、岗位工资、绩效、奖金、提成、补贴等……基本定薪规则有8项,津贴补贴有7项,薪资激励有6项。以前手动算,很难算清楚,漏算了对账伤和气,后来启用“智能薪酬”,关联钉钉的考勤等数据自动算,一算就准,省了很多事。


就这么一项一项地推,我们实现了深度数字化。通过“智能人事”,每个人从入职的第一天起,入转调离的数据一路跟着他走。伙伴不是“工具人”,评价标准不只是业绩,我们使用“智能绩效”,从业绩、态度、沟通和能力四个维度,全面评价每一个人,既确保公司往前发展,也帮助伙伴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
我的老本行依旧有用,我用低代码开发工具“简道云”自建各种应用,帮助自己、也帮助团队工作得更轻松、更愉快,其中有个“权益积分”应用很受欢迎。伙伴每干一件份外的好事,都能申领积分。比如,伙伴外出探店,带回想法和建议的,有奖励。我们鼓励学习,看一本书奖励30分。积分可以换礼品,也可以换假期,180分换1天,有个伙伴去年攒了1300多分。


智能人事+智能绩效+智能薪酬让团队有了透明、公平的制度,权益积分则让组织变得有温度、有弹性。每个人都带着业务洞察、带着成长意识、带着主人翁的姿态工作,个人的状态和心情、团队的氛围和能量都变得很不一样。

解决方案

OKR推动我们在公司发展的盲区激发更多灵活性和创造力


权益积分相对碎片化,相比之下,OKR(目标与关键成果法)是套系统性的方法,它能够把我们每一位伙伴的目标联动起来。这两年OKR在国内火了起来,这个事我2015年就开始做了,当时通过看书学习英特尔、谷歌的做法,伙伴们在Excel上操作,填好后发邮件同步,很麻烦。去年钉钉推出了OKR工具,我们就转了上去。


这套理念我在外企工作时也接触过,促成每个人带着目标去工作,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达成目标的方法。你可能会认为,一家20人的咖啡店何必大费周章。其实不然,咖啡店是典型的服务行业,高度个性化,KPI最容易失灵。不说别的,咖啡拉花拉得好与坏,这个事纯粹取决于伙伴个人的内在想法,KPI就管不了。


张勇说,海底捞的KPI很难设,如果考核翻台率,员工动作会变形——员工会不会变着法地赶客人快点走?咖啡馆也一样,如果考核卖多少杯、营业额多少,很可能会走错路,甚至带来灾难。


当前咖啡行业内卷严重,我们如果追求营业额,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拼命做外卖。这带来两个问题:一是伙伴们变成装杯、打包的机器,会越来越不快乐。二是公司必须持续补贴,利润越来越薄。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?我决定把营收的健康度作为第三季度OKR的一个O(目标)。围绕这个O,第三季度减少外卖补贴,营业额短期有所下滑也就在所难免。但更深层次的思考是,我们坚信,我们不仅是卖饮品的,咖啡馆作为“第三空间”的价值将长期存在,我们最需要做的,是在这个空间里更好地服务顾客,追求长期主义。


刚开始推OKR的时候,团队内部有抵触,嫌麻烦。有目标感的伙伴会认为,目标在他心里,何必非要写下来?没有目标感的伙伴不知道该写什么,无所适从。其实,OKR不仅是制定目标、拆解关键结果,它的价值还在于彼此对齐、产生协同,对个体、对团队都有显著的好处。


在制定、对齐OKR的过程中,我们碰撞出了很多火花。一位主管根据我的O1-KR3,提出了她的一个O:“带动伙伴思考如何提供更加自然温暖的服务,给顾客更好的体验感受”。对应两个KR:


KR1:组织开展一次服务分享会,和伙伴探讨服务。


KR2:充分探讨顾客潜在需求,利用团队合作落实1~2点。


粗一看比较空,实际上含有大量可落地的思考。看看这位伙伴OKR的关键词:自然温暖、分享会、潜在需求。服务要“自然温暖”,“潜在需求”要挖掘,服务经验要“分享”,每一项都是很好的客户洞察和管理洞察。如果刚好其他伙伴也想办服务分享会,他们可以拉通协同。


OKR不是制定了就完了,它需要配套机制保障落地。比如,怎样评估“把更有温度的服务传递给客户”?我们有值班经理,他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,捕捉每个伙伴有温度的服务,通过钉钉记录并发起审批,门店主理人批准了就算数。


不可能所有好的服务都被看见,基于信任,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填写。有个伙伴制定了一个O:“每个月跟客人多沟通几次”。他可以根据实际沟通情况,在OKR里填写,只要主管认可就有效。


OKR能关照到标准化之外的个性化,覆盖KPI的盲区,而个性化是伙伴的快乐源泉,是企业的创新动力。我在O1-KR2里提出了精细拉花,本意是把现有的拉花图形做得更精美。有个伙伴主动提出,他想开发更有难度的拉花。我们有套技术参数,根据这套参数调制的咖啡品质稳定过硬,有个伙伴根据我的O2,提出要另外研发一套参数。多好啊,大家的自驱力和创造力被激活了!


12DE87FA-6C4D-4419-A18B-AC6D0DA5E6CD.png

客户有话说

叮当OKR实现了对组织中每一个人的切实赋能,激活同伴,使我们团队的工作及协同变得更加富有成效。

咨询电话400-806-1024
公众号
视频号
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证书
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认证
腾讯云安全支持
阿里云安全支持
预约演示
联系我们
咨询电话:400-806-1024
立即咨询
微信扫码联系
  • 首页
  • 预约演示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立即咨询
  • 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