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叮当学院 文章 对华关税再加50%!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!我国企业如何破解高额关税困局?
对华关税再加50%!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!我国企业如何破解高额关税困局?
更新时间:2025.10.11 13:44:36

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!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对我国加征34%关税的基础上,试图进一步加征50%关税!


面对美国的关税攻击,我国不仅毫不犹豫的进行反制——自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%关税,并且明确表态:如果美方一意孤行,中方必将奉陪到底。


1.jpg 

美国滥用关税,等同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自食其果,但在目前阶段,我国企业也将遭受贸易战带来的较大冲击:


海外市场大幅震荡,销售目标难以确定


在新的关税政策正式实施前,美国人民已经开启疯狂”囤货“模式,中国商品被一抢而空。一位纽约市民在跑了多家商店并向店员致电争取后,终于抢购到最后一台中国海信品牌的电视机。


2.png


不难预见,新的关税正式实施后,我国企业原有对美国的市场目标,因价格变化和客户流失而失去合理性,甚至影响到全年销售规划。


企业成本压力骤增,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


高额关税直接影响高端制造业(如飞机、芯片)、农产品(如大豆、高粱)及部分工业材料的成本。波音飞机原税率5%,加税后39% ;芯片半导体原税率0-5%,加税后34-39%...


并且在动力电池领域,美国要求本土车企采购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中“非中国产”比例需达40%,相关企业可能损失大量年度订单。


创新投入与技术发展受限


高科技领域受新增关税集中打击,进一步抑制创新质量。


我国半导体产业曾遭遇技术+关税双重封锁,国内半导体企业生产成本上升12%-15%。企业被迫将芯片代工订单转向韩国三星,但美方同步限制韩国企业使用美国技术比例,迫使中国半导体企业研发周期延长。

3.png

 

当外部环境VUCA(volatile不稳定,uncertain不确定,complex复杂,ambiguous模糊)指数突破临界点,企业如何从内部进行改变以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政策?


 动态调整销售目标,对冲关税波动


1. 建立三级销售目标缓冲带:分解为基础值、挑战值、突破值


● 底线值:保障生存基线(60%):聚焦核心客户维护与供应链来降本增效,通过订单集约化生产和原材料厂商替代,确保基本利润空间。


● 挑战值:开拓增量市场(30%):加速东盟、中东等替代市场开发,分散单一市场风险;


● 突破值(10%):投资自动化产线,升级产品附加值。


而智能绩效最新功能【目标地图】,可以实现将企业整体经营目标拆解成以上三级销售目标,员工可以围绕不同层级的销售目标自主创建具体实施计划,并及时更新进度结果;


管理者既可以通过可视化的进度条查看目标达成率,又可以明确每一个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度,做到心中有数。


4.png 

2. 三一重工在面对美国关税政策时,采取了“关税对冲型”销售模式,以降低关税影响并优化其出口策略。其经验可供各位伙伴参考~


● 海外生产基地布局:三一重工自2020年起在印度、欧洲和巴西等地建立工厂,以规避贸易壁垒和关税问题。


● 三一重工利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将重点拓展至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或地区,这些地区的关税政策相对宽松,且市场需求增长迅速,从而分散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。


● 在海外市场,三一重工采用直销和转销两种主要出口模式。其中,直销占比55%,转销占比45%。这种模式有助于灵活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关税政策,同时确保出口的稳定性。


● 面对中美贸易战等外部环境变化,三一重工通过调整供应链布局,优先采购来自日本和德国的核心零部件,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,同时降低关税风险。


5.jpg


动态设置成本考核的“双轨制”(传统成本指标+关税专项指标)


企业需在传统成本考核(如生产成本、效率等)基础上,新增“关税专项指标”,例如原材料替代率(通过使用本地或低关税地区材料替代高关税进口材料的比例)和供应链本地化进度(如本地供应商占比提升速度)。


前者直接降低对高价进口原材料的依赖,减少成本波动;后者通过分散供应链布局,缩短周期并增强稳定性。


这两项指标能引导生产部门主动优化采购策略、加速本地化转型,从而分散关税风险,同时推动供应链韧性提升和技术适配能力,实现成本与风险的双重管控。


而这些部门的指标,都可以通过【智能绩效】个人考核关联部门考核功能实现——设置部分考核指标,将部门绩效考核结果自动带入个人考核结果值。这样不仅能呈现个人对团队的贡献值,还能打破“各自为战”的局面,让团队力出一孔。

6.jpg

 

组织变革:设立对应本部门协同作战


面对特朗普政府高额关税挑战,企业或许可以尝试用更灵活的组织方式化解压力。例如成立「关税应对委员会」,联合市场、生产、研发等多部门协同作战,而在此过程中,引入OKR(目标与关键结果)管理将显著提升协同效率:


● 先对齐大目标,再分头行动:将“降低关税冲击”设为公司级目标(O),各部门基于此拆解子目标(如市场部开拓非美渠道、生产端优化供应链布局、研发加速本土化创新),各部门员工来承接子目标。基于子目标来设定关键计划KR。


● 边跑边调整,不一条道走到黑:以周/月/季度为周期进行OKR复盘,再结合政策变化快速调整策略,避免计划越走越偏。


● 责任共担,功劳共享:各部门公开具体的OKR行动,既能明确责任,又能让团队看到彼此的贡献,更好的激发横向协作主动性。


  7.jpg

而智能绩效中的【OKR】板块,不仅避免企业在绩效、OKR两种系统来回切换,而且各部门及员工可以自下而上,在同一页面完成对企业总战略目标的承接,同时也可以查看其他部门的目标,打破部门墙,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内部的透明度和协同效率。


对于管理层而言,可以做到统览经营全局,确保在不同场景和维度下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对齐、组织目标和公司战略的对齐。

8.png

咨询电话400-806-1024
公众号
视频号
预约演示
联系我们
咨询电话:400-806-1024
立即咨询
微信扫码联系
  • 首页
  • 预约演示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立即咨询
  • 顶部